怎樣理解ISO9001標準中6.1條款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怎樣理解
ISO9001標準中6.1條款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6.1 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6.1.1策劃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應考慮到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確定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機 遇,以便:
a)確保質量管理體系能夠實現其預期結果;
b)增強有利影響;
c)避免或減少不利影響;d)實現改進。
6.1.2 組織應策劃:
a)應對這些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b)如何:
1)在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整合并實施這些措施(見4.4);
2)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應與其對于產品和服務符合性的潛在影響相適應。
注1:應對風險可包括規避風險,為尋求機遇承擔風險,消除風險源,改變風險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擔風險,或通過明智決策延緩風險。
注2:機遇可能導致采用新實踐,推出新產品,開辟新市場,贏得新客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利用新技術以及能夠解決組織或其顧客需求的其他
有利可能性。
理解要點:通過領導層的審核,確定在策劃QMS時,是否基于風險的思維通過查、問談獲取組織已經識別了哪些風險因素的信息、包括哪些外
部因素與內部因素。重點關注QMS所有與過程相關風險和機遇,通過查閱或查問獲取有關風險評價準則的信息(如有可能調閱并抽查這些內容
)。查問查閱、因對所識別的風險和 機遇的措施;獲取整合并實施這些措施的證據,以及對其有效性進行評價的證據,如有可能調閱和抽查
這些保留形成文件的證據。
按新版標準要求的理解,風險管理過程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處理,也就是按照PDCA循環,來識別解決風險,利
用機遇所需要開展的全部活動,并對這些活動進行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