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華為對供應商在監管、檢測、品保、出處等方面的規定都非常嚴苛。在華為驗廠時,對供應商的信息系統,尤其是MES系統的分析也是有非常具體的規定。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華為驗廠時,對MES系統有什么具體規定。
創建詳細的物料和治具標識措施,一致物料和治具標識形式,確立物料和治具標識包含的信息,來料進庫前查驗物料標識是不是詳細、清楚,經過檢測申辦進庫流程。生產申領物料時,依據產品BOM和FIFO原則,分派待申領物料的編碼和批號。領料出庫時,經過檢測保證所申領物料和批號的準確性。
生產上線前,務必再度檢測物料標識,以保證物料和批號的準確,全都經過后,即可上線生產,對核心生產治具開展條碼化監管,創建生產治具賬表。華為驗廠生產上線前檢測生產治具標識,防止錯用。并統計生產治具的使用次數,按時維護保養,防止不過關和逾期治具用以生產。
對關鍵工序創建強行首樣檢測機制,無達標首樣檢測統計,不允許后面大批量生產。創建按時線上巡查制度,經過看板及早提示品質檢驗員開展線上建議,防止漏檢、晚檢。對漏檢批號務必開展全檢,即可開展后面作業。
關鍵工序竣工后開展抽查或全檢,對不過關的批號,嚴禁流入下一工序,對不合格品開展控制,防止非預期使用。線上品保對不合格品開展判定,并追蹤不合格品的處理意見。對不合格品開展標識、隔離、返工、返修。